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7的文章

WAN的實體線路

圖片
一般來說專線的接法為 台北電腦---路由器----DSU/CSU-----ISP專線-----DSU/CSU----路由器---高雄電腦 上面這台是DSU/CSU,他有一個介面為V.35母,我們叫他DCE。 路由器上會有一個WIC-1T的介面可以跟DSU/CSU對接,我們叫他DTE。 路由器當然是用一條DB60公V.35公接到DSU/CSU。 但是每次做LAB測試都要有兩台DSU/CSU非常麻煩,所以就想說可以把一條DCE Cable和一條DTE Cable線接在一起, 因此Packet Tracer雖然只有一條線接在一起,實際上應該是一條V.35公頭和一條V.35母頭接在一起對接兩台路由器 ,DCE Cables那一邊模擬DSU/CSU當DCE ISP端發clock rate給DTE。 R1#show controllers serial 0/0 Interface Serial0/0 Hardware is PowerQUICC MPC860 DTE V.35 clocks stopped. R1(config-if)#clock rate 56000 This command applies only to DCE interfaces 還是只有DCE可以設定clock rate,一般都是ISP負責的裝置DSU/CSU這邊要負責設定的,我們設定路由器只要被DCE同步就好了,反而不用設定。 R2#show controllers serial 0/0 Interface Serial0/0 Hardware is PowerQUICC MPC860 DCE V.35, no clock R2(config)#interface serial 0/0 R2(config-if)#clock rate 56000 R2#show controllers serial Interface Serial0/0 Hardware is PowerQUICC MPC860 DCE V.35, clock rate 56000 R1#show controllers serial 0/0 Interface Serial0/0 Hardware is Power

電子郵件的內容

圖片
一般來說如果我要寄一封電子郵件的話,我可以用WEB MAIL,也可以用Outlook寄信,甚至我可以直接 telnet 到對方電子郵件伺服器去"真正"寫一封信。 telnet 192.168.4.81 25 因為smtp預設是port 25 helo  -----------------> 跟對方打招呼我準備要寄信了。 mail from -----------> 如果發生問題的話退信要寄給誰? rcpt to----------------> 要寄給誰?真正會收到的人帳號。 data-------------------->開始寫信,提示用句號結尾。 subject----------------->主旨。 from-------------------->誰? to------------------------>寄給誰? 注意:從data開始到句點以前都是信件內容。 有人會覺得奇怪,寄信為什麼不用驗證?你可以想成,對方丟廣告信到你家郵筒本來就不需要驗證。 對方會收到類似這樣的信。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寄一封信,除了rcpt to通常會驗證有無此人,因為沒此人的話郵件伺服器就直接退信了以外,其他都不驗證,其他都可以偽造,像是信的內容我可以隨便寫,所以說只看信的內容是不夠的。 所以說一般資訊人員會看的是信的header,類似郵戳,不會顯示在信的內容中,一般使用者也不會看到。 Received: from (192.168.4.27) by mail.hiiii.dyndns.org (192.168.4.81) with  Microsoft SMTP Server id 14.3.339.0; Fri, 3 Feb 2017 21:02:46 +0800 Subject: You got promoted From: <yourboss@justinlau.com> To: <justin.lau@justinlau.com>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Message-ID: <70edef5f-8929-4b09-9fdc-e637f766

核心交換器到各樓層交換器接法討論

圖片
假設我們有一棟大樓它的機房在七樓,所以核心交換器也在七樓,當然各樓層流量都要回核心交換器,因為距離已經超過100公尺,所以只能拉光纖線,我們只看二樓,這種接法的問題在於,如果到二樓交換器的光纖斷了,或是第一台二樓交換器死掉,是不是二樓所有電腦就無法上網,然後二樓到機房也只有1G的頻寬。 有人會說,因為當初只有拉一條光纖啊。 這個說法看似是對的,可是實際上不太可能,我們知道從七樓拉光纖到二樓是一次工程,就是說我拉多條或是拉1條的時間和金錢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大部分"的工程人員不可能只拉一條,這樣這條斷了怎麼辦?重拉嗎?上圖就是光纖收容箱,目前雖然只有前兩對有用,可是大家看到後兩對還是沒有用的,可能是前兩對的備用線路,要查線才能知道。 因此如果說我們當初就是拉三條光纖過來,這樣就算二樓交換器哪一台死掉,還是有二分之三的電腦可以上網,總共的頻寬也有加大,可是有人會說,這樣插在第一台交換器的電腦要連插在第二台交換器的電腦的流量都要回核心交換器,這樣不是繞一大圈嗎? 我們把二樓交換器三台都做堆疊,然後七樓到二樓的三條光纖做聚合頻寬,這樣二樓交換器間的內部流量都會走堆疊線,要上網的流量會有聚合頻寬,不過再仔細想想,這樣的成本就會增加,需要達成這樣的條件為: 二樓三台交換器要可堆疊。 二樓三台交換器都有至少一個光纖port。 核心交換器要有足夠的光纖port。 我認為這些條件中第一個條件看情況非必要,第三個條件最難達成,比方說地下一樓到十二樓每一樓都要三個光纖port,這樣至少要三十六個光纖port了,還不算其他棟接回來的,上圖就是兩台全光纖交換器做堆疊然後容納所有回來機房的流量。 所以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最常看到第一種的接法,因為預算最低施工也最方便,當然也不排除是便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