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介紹

RJ45的線就很好用了,為什麼還要搞一個光纖?主要是因為距離,RJ45有效距離為100公尺,你各樓層或不同大樓要拉線回機房通常都會超過100公尺,這是為什麼各樓層或不同大樓通常都是拉多膜光纖回機房,多膜光纖最多可以到550公尺,台灣地小人稠基本上不會太遠,可是像是中華電信進線為什麼都是拉單膜呢?因為單膜最少都10公里以上,搞不好中華電信機房距離很遠,又單膜建置成本比多膜貴,所以企業內部都是用多膜居多,但還是可以看到單膜。
基本判斷是橘色線是多膜,金黃色線是單膜,綠色線是10G光纖線,當然還是要看實際線材的規格。

光纖拉回來機房,通常會先進光纖收容箱再出來,要記住光纖是一進一出,所以兩個為一對,一頭負責打出光發訊號,一頭負責接受光收訊號。
我們要看光纖收容箱出來的頭來決定轉換的方式,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LC to SC,SC就是方頭。

LC to ST,ST就是圓頭,插進去還要旋轉,進去需要一點技巧,不太好弄。

LC to LC,就是一般交換器對交換器常用的SPF。

之前幫客戶買的線材,LC to SC 多膜兩公尺。

最右邊就是交換器上最常用的光纖頭 LC。

一些舊的環境還是會使用光電轉換器,你可以想成就是交換器上沒有光介面,所以要用光電轉換器把光轉成電,讓你接RJ45的線,但是這種東西很容易壞,所以我們還是建議客戶如果可以的話直接把光插到交換器上。

交換器上的光介面也不一定都是LC,而且還要確認光纖收容箱出來的頭是什麼,有可能是ST to SC。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