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vSAN」標籤的文章

VMware vSAN 的垂直擴充和水平擴充

圖片
當vSAN的空間不夠使用的時候,我們當然會想加硬碟擴充datastore,這時候我們有幾種方式,主要分成垂直擴充和水平擴充。 垂直擴充就是在原本的機器上加硬碟,比方說我在原本的vSAN機器上各加一顆硬碟。 重新掃描硬體之後發現各多了一顆硬碟,所以每台都有四顆硬碟(一顆SSD三顆HD)可以使用目前只使用三顆。 因此我們把這三顆新的硬碟加入到vSAN叢集裡。 空間由240GB變成360GB,達成垂直擴充。 水平擴充就是在原本的叢集中加入新的ESXi主機,ESXi主機上硬碟貢獻給vSAN,目前vSAN 6.2最多支援一個叢集可以到64台ESXi。 新加入的ESXi主機目前有四顆硬碟(一顆SSD和三顆HD)可以貢獻,但都還沒有加入vSAN裡使用。 我們把他加入到現有的vSAN使用。 原本360GB擴充到480GB使用。 結論: 垂直擴充和水平擴充都是增加容量的方法,垂直擴充的瓶頸在於單台主機的硬碟插槽數量,比方說一台2U的伺服器最多只能插24顆2.5吋硬碟,插滿就不能就擴充了,水平擴充受限軟體支援,比方說vSAN 6.2版一個叢集最多64台主機,但都是可以使用的方法。

VMware vSAN 介紹

圖片
我們在安裝Vsphere的時候,本地的硬碟通常安裝ESXi之後就沒有用途了,因為不是共用的儲存空間也不能拿來當HA空間使用,其實還蠻浪費的,所幸現在網路和SSD的提升,就算本機的硬碟也可以拿來用了。 我們有三台伺服器,都插了一顆SSD 20GB和二個傳統HD 40GB。 我們把這三台加入到同一個叢集中,開啟vSAN,然後把SSD設定成快取,硬碟拿來存放資料。 空間大小都是硬碟貢獻出來的,所以為6顆40GB硬碟,240GB左右,大家要注意的是建立好之後會多一個儲存空間vsanDatastore給叢集上所有ESXi使用。 在vSAN當中,所有的空間使用大小都是由VM storage policy政策決定的,沒有分什麼thin或thick就可以決定虛擬機使用空間。 簡單來說,FTT就是你的虛擬機要複寫幾份,FTT=0的時候表示我寫一份到這個叢集的主機硬碟中,FTT=1的時候表示我寫二份到這個叢集的主機硬碟中。 所以說如果我的虛擬機需要用到100GB的話,選FFT=1就需要200GB的空間。 因此我這台虛擬機的VMDK檔實際放的位置為192.168.4.222的兩顆硬碟中,但是因為FFT=1,所以又寫了一份到 192.168.4.221和192.168.4.220的各一顆硬碟中,等於這個叢集就算我的192.168.4.222主機死掉,還是可以在其他主機硬碟找到虛擬機的檔案。